创新发展主平台

风口产业主阵地

城市拓展主空间

新型城镇化引领的重要突破口——解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一

洛阳网-洛阳日报 2012-03-05 15:47 11027

 

省九次党代会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城镇体系规划,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背景和重大意义。

为什么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其意义在于,它是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

放眼全国,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一项重要指标,就是要不断提升城市化发展水平。

站位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我省在推进城镇化、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方面,要比其他地方面临更大的压力。从我省实际看,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保粮任务重,“三农”问题突出是制约“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最现实问题,城镇化水平低是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中最突出的焦点。

审视洛阳,截至“十一五”末,我市城镇化率为44.3%,虽然高于全省城镇化率水平,但低于全国水平。我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类用地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显得更为紧迫,城镇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面对考验,我们必须创新城镇化发展思路和路径,走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即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我们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构建符合河南实际、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

省委书记卢展工强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是继“离土离乡”城镇化、“离土不离乡”城镇化之后探索的第三条道路,即“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

市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洛阳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当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示范,着力打造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河洛文化传承弘扬两大品牌,力争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更大担当和作为。这更需要我们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理清思路、提振信心,全面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那么,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将起到哪些作用?我们采访了相关委局负责人和专家。

作用一 缓解土地供需矛盾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若干个村整合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形成新型社区,使农民集中居住,可以有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农村建房点多、面广等状况,节约出大量土地可以复垦为耕地或调整为建设用地。

据有关部门测算,不超过3层的社区住宅节约用地率为48%6层以上的节地率可达到70%。这对缓解我市用地供求矛盾意义重大。

作用二 拉动农村经济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一方面可以直接扩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和建房消费需求,带动钢铁、水泥、电力、交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改善,各项保障措施逐步健全,可以有效刺激社区居民消费升级,把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活跃农村经济。

据测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资拉动比例为123,一个1万人左右的社区可以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和配套投资3000万元,可以撬动7亿元左右的农村消费。

作用三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可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使广大农民的居住环境、生活条件、文明程度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服务和待遇。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民是直接受益者”。通过产业支撑等措施,农民实现了就地转移、就地上班、就地城镇化,过上了既“安居”又“乐业”的理想生活。

农民“进区上楼”后,腾出的用地可以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壮大第一产业,有利于产业集聚培育第二、第三产业,从而实现农村就地工业化、就地农业现代化。有了产业支撑,将为农民提供多元就业渠道,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有了这些基础,再通过农民改社区居民、村委会改社区居委会、村级集体经济改股份合作制经济,实现农民身份的就地转换,使农民真正变为市民,使农村变为城镇。

未来可期,未来不远。只要我们进一步理清思路,提升认识,切实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我们新的城市梦想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记者 郭立翔 李江涛)

2023年度履行教育职责满意度调查

2023年度履行教育职责满意度调查

logo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