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主平台

风口产业主阵地

城市拓展主空间

送报 读报 剪报 李村魏电召老先生收集剪报40余本

2017-04-11 08:25 4910

在李村镇魏村,有一位82岁的乡下老人,20多年来痴迷报纸。送报,读报,剪报,写作,光收集剪报就40余本……



在李村镇魏村魏电召老先生家的小院里,他搬出一个大纸箱,从里面拿出一摞摞的剪报本。有各种法规辑本35本,每本法规辑本前还有手写的目录,35本法规又编了一个总目录。还有《上下五千年》《文化溯源》《名胜汇》等十余本剪报本。

“我82岁了,一辈子种地,只上过小学四年级。但我与《洛阳日报》等党报相伴已20余年,它们使我受益匪浅。”坐在阳光下的小院里,老人说起和报纸结缘的故事。20多年前,乡邮局的报纸邮件送到村委会办公室,如何发到村里各家各户成了问题。村干部让魏老先生到村里转发报纸杂志、送汇款单和电报,报酬是每件收5角。“收了两天,我觉得太‘薄气’,很不好意思,干脆就不收了。”魏老先生觉得给乡邻们跑跑腿送送平安家书,落个人缘也挺好。更重要的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不花钱就能看报纸,了解国家大事、政策法规,岂不是已经有了丰厚的报酬?

看了报纸之后,魏老先生也常在乡邻中讲讲国家大事。过一段时间,村里的报纸旧了,他就把它剪下来,集法律条例35册,供大家普法学法。有时邻里之间有一点小摩擦,也愿意听听魏老先生的看法,有些问题慢慢地就化解了。有几年,有些人爱饮酒,借酒发疯,他就跟大家说酗酒的害处,特别讲明醉酒办坏事,法律一点也不饶,酒后开车害人害己。慢慢地,村里饮酒的人减少了。

魏老先生虽然小学没毕业,但喜欢读书,可惜那时乡下书很难得到。报纸就成了他的伙伴。他喜欢看《洛阳日报》的副刊版,尤其是读连载文章,剪贴过《红色康乃馨》《洛阳五千年》,并装订成册。有一次,邮局少送了两天报纸,连载集不全,他就到偃师六高找熟识的老师,希望他能帮我找。去的时候天很好,离开时却下雨了,走了七八里泥泞路才回到家。那位老师说:“没想到,一位乡村老人这么爱读报!”

农忙时,在地里累了半天,大家都要趁午休一会儿,但魏老先生宁愿中午不睡觉也要看报。“老伴说我:没见过一个种地的老头儿跟报纸这样亲!报纸是能当吃,还是能当喝?”老人感叹:怎能不爱不亲呢?那是宝贵的精神食粮啊,在书籍很少的年代,读报不知充实了他多少耕种之外的荒寂时光!

读报也让老先生收获了意外的人生乐趣。看得多了,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老先生也拿起了笔,写诗、写对联,认识了一群诗友,加入了偃师楹联学会、河南楹联学会,参与了不少征文征联活动,有些还获奖发表。如今,他不断地写着,他热情地讴歌家乡的变化和美好的生活,《李村之窗》几乎每期上都有老人的诗作。“如果不是爱读报,我一个乡下老农,怎么可能走入一个新天地、和一群知识分子做朋友?报纸让我了解了国家大事、社会发展,充实了我的生活,圆了我的写作梦。”如今,魏老先生还在充满热情地发放村里的报纸,他愿有更多的人像他一样与党报相亲相爱。

logo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