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主平台

风口产业主阵地

城市拓展主空间

河洛大鼓唱响伊滨一实小

2020-12-28 11:07 8618

大鼓声声响校园

12月23日,从中午开始,伊滨区第一实验小学校园里就月牙板叮当、小鼓咚咚,回荡着演奏河洛大鼓的乐声。


在三楼活动室,河洛大鼓非遗传承人张怀生右手拿起鼓槌敲击着面前的小鼓,左手的月牙板也发出了清脆的响声。他正在进行教学:“你看,打板的时候手一定捏稳,节奏绝对不能乱。”


在他面前,30余名二年级到五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手拿月牙板,身前放着一面鼓,扎着丁字步,站得笔直,目视前方。在张怀生的指导下,眼手身法步,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才两个月,孩子们已经像模像样了,会表演《中国话》等几个小节目了。”张怀生很欣慰。


校长董朋高介绍,每周三是学校社团活动时间。因为五年级学生在小学的时间只有两年了,学习比较紧张,为了赶时间,张怀生先生每周三上午早早来,中午不休息,利用点滴时间教孩子们,到下午给二至四年级学生再上两节。“张先生对河洛大鼓特有感情,对教学非常热爱。傍晚下学还要再指点学生一会儿,天完全黑下来了,才赶回洛阳的家。”


微信图片_20201228104309.jpg


张怀生和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能走进校园,特别是在咱伊滨区传承,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因为伊滨就是河洛大鼓的发源地,‘说书状元’张天倍就是李村镇人。”张怀生说。


河洛大鼓流行于洛阳、登封等地,俗称说书、大鼓书,演唱内容非常广泛,以前结婚、祝寿、搬新家等都要说书。1950年,鼓书艺人张天倍随慰问团到朝鲜慰问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周总理观看演出之后问张天倍:“你演的叫什么曲种?”张天倍回答:“这是流行在我们河洛地区的地方曲艺,当地群众叫它大鼓书,也有叫大鼓金腔。”周总理微笑着说:“那就叫河洛大鼓吧!”1951年洛阳地区召开的第一次曲艺工作会议上,将此种曲艺形式正式命名为“河洛大鼓”。


张怀生是庞村镇辛庄人,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曲艺,9岁登台演唱河洛大鼓,几十年融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打、拉、弹、唱样样精通。


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河洛大鼓发展的黄金时期。张怀生随“一代宗师”段介平说书,台下观众往往有上万人。后来随着电视的普及,河洛大鼓的听众逐年减少。张怀生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他们在台上正唱得起劲儿,台下有人喊了一嗓子:“《霍元甲》开始了!”观众跑得没剩几个,大家都去看电视剧《霍元甲》了。


2006年5月20日,河洛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怀生也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洛大鼓代表性传承人。


怀着对河洛大鼓的热爱,张怀生与时俱进,创作出《洛阳颂》《十九大颂歌》等一系列新作,深受观众好评。在推广、传承河洛大鼓上他也不遗余力,主动寻找河洛大鼓进校园的机会,每周七天,除了周六在洛邑古城表演,其他时间他一天也不歇着,每天都要跑一至两所学校或社区去上公益课。他的电动四轮车每年都要骑近四万公里。2018年夏天一个雨夜,他在偃师上课结束已十点多,电动车陷在水洼里熄火了,他只好下来推车。去年一个雪天,因为路滑,他步行七八里上班。张怀生说:“传承河洛大鼓,再累再苦也开心!这些学生都是河洛大鼓的明天和未来,我的工夫不会白费!”


微信图片_20201228104313.jpg


让河洛大鼓在伊滨生根开花

伊滨区第一实验小学位于诸葛康庄社区北,伊水苑南,2018年9月建成投用,占地42亩,规划设计36个教学班,可容纳1600余名学生,目前有700余名学生。董朋高介绍,这是一所高标准的新建学校,成立之初,就与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互联网学校签约合作办学,办学理念是“汲伊洛传统文化,育中国德善少年”。


如何传承河洛文化?学校缺乏这方面的老师,那就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为了引进非遗项目,学校多次与洛阳市相关部门联系,最后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联系了张怀生,没想到他一听是伊滨区的学校,非常高兴,一口答应,并调整了另一所学校的上课时间,每周三上午从洛阳赶来伊滨上课。


学校很快布置了专门教室,花费万余元购置了40套鼓、月牙板等学习设备,并调整课程安排,让几个年级的学生都能在周三下午上课。学生什么也不用带,只要按时来上课,就能学习河洛大鼓了。为了让学生进步更快,他们允许学生把月牙板带回家,有空的时候就练练。


“学校准备和张怀生先生联合起来,长期把河洛大鼓这门课传下去,这不仅是培养孩子们的艺术气质,更是传承非遗文化、河洛文化,让河洛大鼓在伊滨生根开花。”董朋高说。


“我们是河洛大鼓的传承人……”校园里,鼓声铿锵,板声清脆,唱腔悠扬,河鼓大鼓的乐音在伊滨一实小的校园里回荡……


微信图片_20201228104318.jpg


logo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