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主平台

风口产业主阵地

城市拓展主空间

“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幸福得很!”--记者探访伊滨区寇店镇和谐社区

洛阳日报 2012-03-09 09:34 14226

 

幸福是什么?

  对于伊滨区寇店镇李家村74岁的赵铁银老太太来说,幸福就是能在有生之年住上漂亮的楼房,过上城里人的日子。

  去年7月,随着寇店镇和谐新型农村社区李家村小区的顺利完工,老人和其他乡邻搭上了这列开往新型城镇化的幸福列车。赵铁银开心地告诉我们:“做梦都没想到能够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幸福得很!

  老太太的幸福晚年

  农村社区,城市标准。这是和谐社区李家村小区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

  漫步小区内,一条条水泥路宽阔整洁,6层高的住宅楼依次排开,监控摄像头、篮球场、幼儿园、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等基础设施配套相对齐全。

  赵铁银住在小区A10号楼1单元1楼。昨日上午,当我们来到她家时,老人正忙着给鱼缸换水,一副神清气爽的模样,和城里老太没啥两样。老人的房子有130多平方米,三室一厅一厨两卫,再加一个地下室。屋内液晶电视、空调等家用电器俱全,厨房里还用上了液化气和电磁炉。

  谈起现在生活和前几年生活的对比,老人深有感触。赵铁银是江苏徐州人,20世纪60年代随老伴来到李家村生活,一晃40多年过去了。老人说,以前她住的是石棉瓦房,年久失修,前年下大雪差点塌了。多少年了,都不敢让娘家人往家里来,怕让人笑话。如今的新房让住在城里的亲戚都羡慕。老人说。

  老人说,天气暖和了,小区的文化广场非常热闹,有人利用健身器材锻炼,有人跟着音乐跳舞,太开心了。不想做饭了,就到小区的商业街买点吃的,非常方便。

  现在,老人和女儿都在小区买了房,其余的3个孩子也准备搬到小区住。到时候就更热闹了,今后的生活真是越想越好。老人高兴地说。

  李家村的和谐变迁

  幸福对于李家村党总支书记李相轩来说,就是让村民尽快入住和谐社区,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提升村民收入水平,增加幸福感。

  李家村共有5个自然村4000多口人,5000多亩土地。如今,小区内总投资1.6亿元的一期、二期工程已完工,共建成20栋居民楼、100余套商业门面房,入住260余户。

  我们社区名字还是毛书记亲自定的!李相轩说,和谐社区原名为协和苑小区。前不久,市委书记毛万春到这里调研时,特意将协和苑小区更名为和谐社区,让搬迁进社区的5个村和谐共处。

  和谐社区建设能够顺利推进,秘诀就在于让群众说了算,让群众得实惠,让群众住舒服

  ——让群众说了算

  在社区建设的每个环节,都始终坚持这样的原则: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做到合情、合体、合理;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区布点与产业布局,统筹兼顾户型设计与农民群众生活习惯和特点,合理安排社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

  在建设过程中,对于项目动议、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征迁补偿以及建多少楼、建几层高、搞几种户型、每户多大面积,都全程落实四议两公开,充分征集群众意见,无条件地让群众参与监督工程建设全过程。

  同时,由干部、党员、群众代表成立组织,全程监督社区建设。此外,小区建设采用先建后拆的模式,解决了群众的过渡安置问题,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

  ——让群众得实惠

  房子买的是否划算,直接影响到群众入住社区的积极性。

  李相轩说,小区的投资主体是村两委,避免了地产商的中间环节,村民可以享受成本价。建设资金主要来自村委会融资、自筹和建筑方垫资,农民只需掏每平方米630元的房屋单体建设成本,基础设施不用掏一分钱。如果刨除房屋征迁补偿,群众每平方米只需掏230元,非常划算。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进行挂牌出让,净收益用于弥补村里前期投资和给村民分红。

  ——让群众住舒服

  按照农村社区,城市标准原则,和谐社区制定了六化八配套的标准,即道路硬化、环境美化、门前绿化、垃圾三化、路灯亮化、生活洁化,配套水、电、气、暖、排污、宽带、公交等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居民管理、社区服务、教育、卫生、文化中心、老年公寓、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等八类公共服务设施,使群众入住社区后享受与城市居民同质化的服务。在医疗保险方面,社区居民可以自由选择参加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

  方方面面的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让农民真切感受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带来的好处,变要我拆我要拆,变要我建我要建

  目前,李家村小区三期工程主体即将封顶,四期工程计划今年3月底开工,将建设8栋住宅楼。全部建成后,将安置农户6462500余人。

  社区产业和谐发展

  除李家村小区外,和谐社区还要建设刘李、杜寨、常村、大王4个小区。目前,杜寨小区已动工建设,计划今年10月完工,其他3个小区将稳步推进。

  这样算下来,位于李家村的和谐社区的占地面积将达522亩,总投资约8.5亿元,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将安置5个行政村的30271.4万名居民。

  如此庞大的一个新型农村社区,怎样解决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看着和谐社区不断长高,寇店镇党委书记任保军在感到幸福的同时,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李家村小区,任保军有个办公室,他每天都要在这里处理涉及和谐社区建设的相关事宜。大员上阵,快马加鞭,我们不敢丝毫懈怠。他告诉我们,所有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都到一线办公,现场解难题,现场谋发展。

  据介绍,整个和谐社区建设将节约3600多亩土地,这些土地将通过三篇文章一起做等途径,流转给龙头企业种植花卉苗木、开发生态旅游,村民不仅从中可以获得土地租金,而且可以到这些企业打工,增加收入。此外,紧邻和谐社区规划建设的寇店创业园,每年可稳定吸纳本地务工人员约1500人。预计到2015年,创业园区可就地解决5000人就业。

  任保军告诉我们,寇店镇除和谐社区外,还规划有中心社区、沙河社区和水泉特色民俗文化村。为提供产业支撑,去年该镇已流转土地11376亩,由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集中经营,为村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村民实现就地就业。此外,他们还计划对镇区商贸一条街进行改造,展开大规模招商引资活动,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和谐发展、互动发展。

  和谐社区里话和谐,我们真实感受到新型农村社区的巨大魅力。

  本报记者 李江涛 郭立翔 通讯员 李少红 文/

2023年度履行教育职责满意度调查

2023年度履行教育职责满意度调查

logo
logo